方舟子还是那只鹰 即使猎枪把他打成“筛子”

26 04 2007年
方舟子还是那只鹰 即使猎枪把他打成“筛子”

记者谭晓娟
2007-04-25天府早报

  他是方舟子么?为了读者一句话,他站着讲一个小时;众人围攻,他冷静敌众。方舟子首次成都行,颠覆了许多印象,吃火锅、开讲座、被民间科研者炮轰、大学行———准确地说,他轻易抢去自己新书的风头。有人称他“打假的钟馗”,有人看出他温和之下“极度清高”,他到底是“坚守阵地的社会良心”还是“乱打一气的偏激狂人”?

  这道化学方程式需要分解,分解的过程,怒骂和掌声一样激烈。

  《舌战》

  废除中医!那不是我干的

  传闻中的方舟子是个“狠角色”,凌厉而硬朗。4月21日,等着目睹一张著名“偏激”之脸的人,失落了,眼前的这个人,言语和眉眼透露出四个字:柔中带刚。

  这是方舟子第一次到西南,宣传第14本新书《科学成就健康》。晚上吃火锅?方舟子爽快地答应了,等红辣辣的火锅端上来,这个号称18岁之前从没有碰过辣椒的福建人,毫无惧色地动了筷子。

  揭“帽子”:莫须有

  “中医存废”?是否需要使用“伪科学”?4月22日下午,一场特殊的“君子之辩”在芳草东街大印象书房内举行。“不要以讹传讹,将这莫须有的罪名扣在我头上。”一直很冷静的方舟子,面对民间科学家的“炮轰”,有些激动。批评中医,方舟子可能是最早的。“所以一提废除中医,大家本能觉得是我干的。张光耀很多观点和我一样,大方面上一致,但近期取消中医,我觉得是不现实的做法。”

  “值得注意的是,西药毒副作用写得很明白,中药却没有这方面的解释,即使知道,也会千方百计地掩盖。”方舟子在成都的首次讲座,场面失控,方舟子略显疲倦,却还是面带微笑。

  揭“老底”:得罪人

  “我们就是为提问而来。”23日到川师大的讲座,大学生密集的手举起来。方舟子调侃:“这几年一直做得罪人的工作,特别是得罪大学的工作,请我来需要勇气。”一位从川大专程赶来的大学生台下回应:“你可以偷偷来,我欢迎你,请你吃饭!”

  方舟子表示:“国内学术不端现象有自己特色,特别泛滥,国外是个别偷偷摸摸地干,国内是很多人串通一起。”

  学生提问丝毫不逊色,“我和你一样,是学生物学的,俗话说隔行如隔山,你怎么去揭露其他行业?怎么能打击其他领域学术造假?”

  方舟子回答:“学术规范在各个领域是一致的,比如一稿多投的发现,是不用专业学术知识的,而是共同的学术规范可以判别。如果有专业知识的需要,要咨询权威专家。”

  揭“家底”:有基金

  方舟子牵涉其中的官司,目前判了3个,其中2个终审判决,一个赔了3万,另一个和报社共同成为被告,赔了16万。“这个数字,挺吓人的。”方舟子说:“诉讼费,起诉费是个经济负担,一两万还可以,多了我就承担不起了。”

  作为应对,支持者在国内外建立了基金,国内科技打假基金筹备组目前有4位成员,包括中科院院士何祚庥、中国科普所原所长郭正谊、民间打假人士司马南、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袁钟。

  《解剖》

  语言“利剑”剖社会砍自己

  一位新语丝的网民评价,“他逻辑性强,而且没有迟疑,不轻易和人争辩,是不屑于与人争辩。”

  “偏激”这个词语用在了方舟子身上,大家都觉得“恰如其分”,打假、批评中医、反伪科学都登上了他的“新语丝”。大多数人猜测而媒体在探究,这样一个“偏激方舟子”到底是怎样形成的?

  “象牙塔”名存实亡

  记者:一直以来,方舟子都是以“伪科学斗士”的形象示人,这个形象是硬朗、缺乏情感的。你曾经寄给我们一张照片,站在坦克上,很轻松地笑,你想告诉我们什么呢?

  方舟子:我觉得生活中,自己也不是那么“凶”,感觉很柔,反差很大(媒体采访时都这么说)。至于学术上较真,比较理想化,跟小时候教育和与在国外受严格的学术训练有关。国外的学术气氛不一样,如果有人做报告,大家都来挑漏洞,形成一个风气。国内基本没有人提问,即使听到错误也不驳斥,是把面子放在科研良心的前面。

  记者:学者的良心与社会责任是大家自觉去遵守,形成一个好的良性的科学生态,你认为中国学术界有这样的生态吗?

  方舟子:弄虚作假,生态比较“恶劣”。现在学术腐败反而比外界其他更严重,说明社会失去良心了,大学之前一直被称为“象牙塔”,是因为校园里本来是理想化,纯净的,现在象牙塔也名存实亡。

  最多只是“见义勇为”

  记者:因为你反对了很多人的成果?揭露了很多人,这代表不包容或你的语言霸权?

  方舟子:说得好,我批评别人,用什么样的言语批评,是言论自由,怎么说是“语言霸权”呢?把所知的事实真相说出来,大家都可以来辩!有人说我是“学术警察”,错了,我们有本质的区别,我没有权力,最多只是“见义勇为”。

  提到何祚庥院士,方舟子称为:“何先生。”

记者:何祚庥院士公开支持你,大家印象中,你们两个总是互相支持?

  方舟子:何先生在国内最早开始批法/轮/功,我在国外批。那两年何先生处境艰难,法/轮/功势力对他施压,另外一些力量也施压,当时我们在国外发起了一个支持活动,声势浩大。他当时发了一个电子邮件表示感谢,2000年回国后第一次见面,就在他们家吃饭,后来接触越加频繁了。

  打假,有悲凉感觉了

  记者:如果可以把你看作鹰,翱翔在天空,俯视大地,同时下面有密林样的猎枪对准你,你的感觉怎么样?

  方舟子:我有这个准备,是一牵力动全身的状态,就拿学术打假来说,一年一年下去,打击的人越来越多,牵涉利益越来越多。虽然我已经有心理准备,周围还是有很多声音:畏缩?感到害怕?

  记者:打假快7年了,现实感受是什么?

  方舟子:承担“社会责任感”,反而觉得“悲哀”。至今,被揭露后处理的只有10多起,地位越高你越难撼动,有时候(报纸登)出来了,第二天就被删掉了。这时,就有悲凉感觉了。揭露这个事情,到底干什么?

 


操作

文章信息

留言

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ode> <em> <i> <strike> <strong>

CAPTCHA Image
*